您好,欢迎来到莆田热线!

登录|注册

QQ登录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

荔城区积极探索创新推动医疗卫计事业发展

2016-07-13 12:40   浏览次数:

  在全市率先启动分级诊疗试点,成为全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改革创新唯一试点,率先建设30多家“公建民营”村卫生所……盛夏时节,探访荔城区的卫生计生工作,诸多亮点让人眼前一亮。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荔城区立足实际,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措施,科学利用医疗卫生资源,着力提升乡村卫生服务机构能力,推进城乡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健全分级诊疗新机制,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科学、合理、有序就医新格局,同时探索卫生计生资源整合,不断提升计生服务水平。  ■计生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启动  7月7日上午,该区“健康服务行,我要当先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暨西天尾镇开展育龄群众计划生育“健康服务行”试行工作启动仪式,在荔城西天尾镇龙山村举行。活动现场,分别为西天尾镇卫生计生办、卫生计生服务中心,“健康服务行”志愿者服务站和西天尾镇村(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室授牌;各村(社区)签订村级计划生育“健康服务行”责任书;给西天尾镇的育龄妇女和流动人口发放免费体检健康卡。  黄淑珠是龙山村村民,也是育龄群众,领到了一张免费体检卡,在现场询问体检卡的使用权限。她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自己在考虑生二胎。这次给村里的每个育龄妇女都发了体检卡,已婚育龄妇女凭借该卡,每年都可以免费做一次妇科超声检查和内诊检查,实在是一个大福利。  记者了解到,荔城区今年被列为技术服务改革创新莆田市唯一试点单位,西天尾镇作为全区试点镇先行先试。  “此次试点工作是要通过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全区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和水平,为群众提供坚实的健康服务保障。”荔城区卫计局局长蔡键恒介绍说,区里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改革创新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健康服务”为中心,充分发挥卫生计生资源整合的优势,每年为全区育龄群众免费开展3次“健康服务行”活动,即“健康日”、“服务日”和“关怀日”活动,积极拓展服务内涵,扩大服务供给,有效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改革创新。  下一步,将在该区其他镇街各选择1至3个村居为试点,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改革,探索解决基层计划生育管理重点难点问题创新办法,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实施,做好新形势下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深化分级诊疗试点便民利民  “现在每个星期在卫生院,就有来自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生坐诊。如果病情严重,还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转到莆田学院附属医院。”7月2日上午,在荔城区北高卫生院,北高镇高洋村一位姓翁的村民正在排队测试血糖,他说,以后小病不用再往市区跑了。  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这得益于该区在全市率先启动的分级诊疗试点。  近年来,荔城区多措并举,探索推进分级诊疗,以高血压、糖尿病慢病防治管理为切入点,逐步摸索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制度,破解群众“看病难”,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  “实行分级诊疗以来,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疗专家不仅会定期到卫生院坐诊,还会定时给卫生院的医生们讲课。”北高卫生院院长许永猛说,不仅如此,区里还通过委培或招收的方式定向为基层卫生院补充新鲜力量,并按照人均1万元的标准安排培训专项经费,每年选送一些年轻的医生到上级医院免费进行“一对一”跟师学习,“治疗水平上去了,病人也就慕名而来”。  “选派专家到北高镇坐诊,既能带动提升北高卫生院的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水平,也能培养一批新的医疗服务人才。”蔡键恒说,如今,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定期选派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口腔科等5个医疗专家组到北高卫生院坐诊、查房、手术,专家团共17人全部由北高籍医师组成,实行医疗设备、信息资源共享,也能免费为卫生院的医技人员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得益于分级诊疗,全区基层医疗机构慢病首诊人数明显提升:累计接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13502人次,专家基层接诊慢性病患者2646人次,随访4000余人次。全区共上转病人99人次,下转病人58人次,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进一步缩小城乡卫生服务差距。同时,患者负担也减轻了。  荔城区卫计局还结合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百村入千户访万人”主题实践活动,落实慢病综合管理。基层医疗机构每季度向慢病患者发送一条健康指导短信,向每个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指导方案,向每个慢病患者发放健康联系卡,组织志愿者对各村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落实特色惠民措施。  ■“公建民营”筑牢农村卫生网底  7月11日上午,记者在新度镇蒲坂村看到,由旧村部改造而成的村卫生所面貌焕然一新。走进卫生所发现,里面设置了药房、门诊、注射室、档案室、值班室和储存室6个隔间。一些病人正在挂点滴、候诊、取药,6名医生井然有序忙碌着。  “孩子咳嗽几天了?什么时候开始咳的?”该卫生所负责人郑荣东是一名从医19年的乡村医生,正在给一名小孩看病。他说,近期感冒多发,前来看病的病人,高峰期时段一天达上百人。  2014年8月8日,蒲坂村的旧村部被改造成卫生所,原先村里的6个乡村医生都入驻该所,采取紧密式一体化管理,并承担村里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黄寿恺也是该所的医生,他说,入驻卫生所后,对医生个人来说,风险减轻,工作量减少;对看病的村民而言,看病容易,价格也合理了。  像蒲坂村这样的“公建民营”村卫生所模式,眼下,正在荔城区破题。  乡村医生是植根广大农村的卫生工作者,每天直接与村民打交道。荔城区卫计局副局长王国盛介绍说,为了夯实农村卫生网底,借医改东风,结合“公建民营”的方式,2013至2016年,该区将村卫生所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区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对村卫生所的房屋、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让每个行政村都实现有一个标准化的村卫生所。  同时,加大“公建民营”村卫生所建设力度,提升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水平,推行村卫生所和计生服务室一体化建设。也就是说,选址由村委会和乡镇卫生院共同确定,用地由村委会无偿提供,投资新建或在原有村委会、学校、敬老院等集体公共房屋改造扩建,产权归集体所有,确保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  各村根据村情,因地制宜推进“公建民营”村卫生所建设。目前,全区共有黄石镇的横塘、东埭,西天尾镇的林山、吴江,新度镇的蒲坂、沟口,北高镇的山前、吴城等30多家“公建民营”村卫生所。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筑牢了,也将更好地为基层群众健康提供保障,让村民直接受益。(湄洲日报记者 朱建婷 通讯员 朱崇飞 黄晗 文/图)

图为7月6日上午,新度镇蒲坂村整洁的卫生所内,群众在排队取药。

图为7月7日,该区计生技术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启动仪式现场。

分享到: